两会精神
深度解读
集团动态
中国航发5名代表委员参加全国两会
来源: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3-06

   今年全国两会,来自中国航发的5名代表委员,继续带着党和国家的重托,带着全国人民的期待,带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,走进人民大会堂,参政议政,建言献策。身在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他们有何感受?履职满一年,他们又交出了怎样的“答卷”?

微信图片_20190313101520

 

聚焦政府工作报告热词  

  “智能+”“科技支撑”“质量基础支撑”……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都与航空发动机事业息息相关。“这说明国家更加重视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,更加重视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,更加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的构建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航发总经理助理、科技委副主任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说。

  翻阅政府工作报告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航发动研所副总师单晓明很激动。“报告中提到要强化质量基础支撑,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等内容,这为中国航发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工作注入更多信心。”

 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、科学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。作为劳模和工匠的代表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航发黎明数控操作工栗生锐表示,每一名产业工人都应该做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的践行者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让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航发东安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贾大风深感重任在肩。他表示,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,集中力量补齐短板,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航发科技委副主任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祥宝满怀信心地说,作为一名中国航发的科技工作者,将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力戒浮躁,少说多做,为加快实现航空强国梦作出应有贡献。

聚焦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立法

 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,向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还要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。一年来的履职尽责让向巧充分认识到了立法的重要性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向巧建议制定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产业促进法》

  在向巧看来,这部法律应该包括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,确定从研发到原材料、从生产到销售的航空航天全产业链的组成部分,涉及的监管主体和市场主体以及从基础研究、预先研究、产品研发到使用保障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良性机制等内容。

  “立法的目的是要将航空航天产业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,建立有利于规范和保护参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活动的产、学、研、政和社会力量统筹资源,形成以法律形式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合力和态势。”向巧说。

聚焦通航动力发展

  通用航空对国民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。单晓明建议,要大力发展通航动力产业。

  “发展通航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、经济意义,同时我国在通航动力产业上已经具有较强的人才、技术和产业基础,地方政府、民营企业参与通航动力产业的热情也持续高涨。”单晓明说。

  单晓明认为,推动通航动力产业发展,要加强航空活塞发动机产业布局和引导,全方位支持中高端通航动力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发展,支持新型通航动力技术研究以抢占产业未来技术制高点。

  聚焦东北振兴和职业教育改革

 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,但近年来,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一度陷入订单不足、销量下降的困境。贾大风建议,要多方支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“首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;其次是以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为重点,提升核心制造能力;第三要加大区域营商环境的改善;第四是进一步加快剥离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办社会职能,减轻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负担。”贾大风说。

 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栗生锐一年来常常思考的问题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这与栗生锐的想法不谋而合。他建议,要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,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产教融合试点。

  “要让用于技工培养的设备都能动起来,并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外聘教师进行授课,同时把一些企业培训基地作为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的试点,以产促教,促进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。”栗生锐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