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忘初心牢记使命
AEOS专题
成本工程专题
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
大院中的70年
来源: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7-22

  大院,是一种独特的存在。我的朋友祝行,就生长生活在军工大院中。

  解放初,在沈阳沈河区南运河畔的“万莲路1号”大院还没有褪去历史的底色,残留着旧社会的印记。离大院不远的地方也还是一片庄稼地。那一片金黄的稻田是祝行爷爷童年的乐园。

  1961年,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正式成立。8月,大院里渐渐热闹起来。当时4岁的祝行爸爸和大院里的小朋友们一起看着一辆辆军用卡车、吉普车穿行其中,大人们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。爷爷被抽调去做后勤保障,从早到晚,忙个不停。祝行的爸爸回忆道:“那天是研究所的成立大会,来了不少解放军战士,还有很多肩上扛着星星杠杠的军官,坐在主席台上,别提多精神了。”“大院里的人都说,这些人能驾驶飞机,是有大本事的,我当时就下定决心,长大后也要加入他们的队伍。” 

  改革的春风在20世纪80年代吹遍了神州大地,也让大院充满了生机。飞机研制快速推进,作为最重要的配套装备,航空发动机研制却还停留在预研阶段。上报的方案迟迟得不到批复,飞行试验台寿命到期,飞机试飞迫在眉睫。身为技术骨干的祝行爸爸压力巨大,两条粗粗的眉毛时不时拧成一个疙瘩,黑白颠倒更是家常便饭。大家开玩笑说:“祝工这是24小时工作制,把办公桌当作卧室,把试验室当成书房。” 已经怀有身孕的祝行妈妈,很多时候却只能一个人去医院做检查,这也是当时很多设计人员的生活写照,他们选择了奉献和牺牲,而家人选择了理解和支持。

  1987年,经中央批准,在中国航空动力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动机正式立项研制,祝行爸爸的喜悦溢于言表。立项后两天,祝行出生,喜讯传来,还在工作岗位上盯着试车参数的他仿佛一下子回到了20多年前的研究所成立大会上,蹦蹦跳跳的像个孩子。他给孩子起名祝行,意为祝贺太行,也是希望儿子日后能够投身到航空发动机事业中。

  2017年,朱日和训练基地雄风浩荡,战鹰直上云霄。地面上的祝行眯着眼睛,密切注视着战机的每一个动作,发动机的外场保障贵在认真二字,一个细微的疏忽都会影响后续对发动机性能的准确评估。而在沈阳大院里,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,同样认真地盯着电视机中飞机每一个飞行动作,激动之余,不时在自己的小本上记录着什么。他要给儿子提个醒:作为国防事业的基石,发动机的自主研制任重道远,还有很多目标等待实现。

  如今,祝行也有了自己的孩子,一家四世同堂,依旧生活在这个大院里,见证着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日新月异,见证着航发人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续写辉煌。

  70年,白驹过隙,大院静静地伫立着,厚实的围墙、崭新的路牌,构筑着美好的生活,也延续着航发人共同的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