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忘初心牢记使命
AEOS专题
成本工程专题
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
搬 迁
来源:中国航发贵阳所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8-05

  提到搬迁,不由想起先秦时期一首诗句: 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”。鸟儿从深谷飞出,飞向那高高的树梢。中国航发贵阳所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扩建搬迁,每次搬迁,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。

  建所初期,按照国家的“三线”建设“靠山、隐蔽、分散”方针,贵阳所经选址,落户贵州平坝县红岩村。沿山而建,从东到西,建在山坳里,建在起伏的山峦中。沿线建起了办公室和试验器厂房,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“小白楼”。一栋不足1000平方米二层干打垒小屋,顶是预制板,外墙用白灰粉刷,所以职工们称之为“小白楼”。这应该是早期贵阳所艰苦创业的符号,也是贵阳所全体职工的记忆。这是早期设计人员的办公室,是贵阳所财富的聚集地,也是贵阳所的灯塔,贵阳所的创业精神在这里发光。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下,贵阳所走上了创业之路。

  贵阳所早期的厂房和试验器的建设,都是老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建的,每一栋厂房和试验器都留下深刻的记忆。20世纪60年代末,为改善办公条件,通过向当时办事处申请,在所区南面买地另建办公楼,全体职工挖地基、肩挑背扛、搬砖砌石,盖起了一栋三层的“试验部办公楼”。该办公楼的落成,极大改善了设计人员的办公条件,这是贵阳所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搬迁。

  20世纪70年代,当时建的厂房大都是200平方米左右,仅有三个500平方米厂房。办公室除“小白楼”外,其他设计员都散布在各车间。随着产品的研制发展,改善工作条件迫在眉睫。1984年,位于贵阳所约800米北区的“科研测试大楼”落成,虽然这次搬迁近在咫尺,但广大职工从简陋的车间,搬至宽敞明亮的科研大楼,那种喜悦心情无以言表。这是贵阳所第二次搬迁。

  产品的发展是人才和科研能力构筑起来的,这是充分必要条件。随着贵阳所多型产品的发展和新品研制任务日趋繁重,人才短缺和试验设备能力不足,愈发凸显,极大地制约了贵阳所的发展。20世纪90年代末,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,对“三线”职工影响非常大,天高任鸟飞,许多年轻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作环境和待遇更好的大城市。分来的大学生工作几年也难抵御外面的诱惑,纷纷离所。乃至后来招生都很少有“三院校”的学生。另外,用于科研生产的实验设备和测试设备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。长期以来,贵阳所的科研经费和设备改造费用都由黎阳供给,一般只能补缺挂漏,其设备改造,只是杯水车薪。

  1999年,我开始负责贵阳所的技术改造工作。当时,科研经费的拨付一般跟产品走,而贵阳所承担的多型产品虽然已实现批产,却均未获得国家立项。工作一时陷入停滞状态。

  后来,在时任所长和总师的领导下,展开了漫漫求索之路。他们长期往返北京,与专家、上级有关部门反复交流沟通。有个别专家参观当时的设备后,发出感慨:“不可使用,仅供考古”。经过不懈努力,贵阳所获得了少有的经费。利用来之不易的经费,贵阳所随之建设了目前的所区,进行了设计能力改造。拨付经费使贵阳所的试验能力、设计能力和测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。保障了产品研制和各项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。

  如今,贵阳所在贵阳金阳新区建起了10000平方米的科研设计大楼,实现了科研阵地前移的伟大梦想。同时,科研设备和办公环境的不断改善,有力地推动了贵阳所各产品的发展。这是贵阳所的第三次搬迁。

  贵阳所在50年的发展中,共经历了三次重要搬迁扩建。每次搬迁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记,而每次都提升一个台阶。新时代,航空发动机事业蓬勃发展,就像历史的搬迁一样,一步一个台阶,一步一个跨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