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政要闻
集团要闻
视频专栏
专题专栏
帮扶帮出民心依 ——中国航发红林陈朴扶贫工作纪实
来源: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7-24

12 23 日,我来到共和组肖光明家中,他双目失明,手里拿着一根木头勉强支撑着自己干瘦的身体,被褥用手触摸明显感到湿漉漉的,四面破旧的木房中,冷风透过,让人全身发抖……”

12 24 日,我到镇里买了3000斤煤,和乡亲们一起,用背篼从山下一直背到他家……”这是驻村“第一书记”陈朴在民情日记中对当地贫困的记录。

2015 8 月,55 岁的中国航发红林职工陈朴向组织主动请缨,深入干堰村,帮困扶贫。陈朴入村后起早贪黑走家串户,经过历时4 个月的调研和运作,干堰村第一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遵义谦诚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。

组织建立了,关键是要有合适的项目。一次入户走访,陈朴得知村民蒋成谦想发展养牛实现增收致富,但因家庭贫困缺少资金一直没能建起养牛场。为了扶持蒋成谦发展养牛,并在村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,陈朴先后筹资25 万元解决资金难题,并驱车5000 多公里,到山东济宁购买牛犊10 头。去年,蒋成谦的养牛场里已销售肉牛9 头,销售收入9 万余元。

“要是没得陈书记的支持和帮助,我们这个养牛场很难搞起来。”村民蒋成谦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感激。六井组生产的稻谷曾被称为贡米,陈朴专门把土壤带到省农科院化验,结论是富硒土壤。如此好的土壤环境怎么能浪费?陈朴千方百计发动村民流转土地进行产业培育。三年来,陈朴共筹资220 万元,流转田土荒山800 余亩,发展起香米、冬桃、猕猴桃、楠竹、优质辣椒等产业,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扶持干堰村产业脱贫,探寻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。

产业基地的建立,不仅开拓出脱贫致富的道路,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。如今,干堰村百余村民在家门口的六井、大坝、回龙、大路边四个产业基地上打工,年劳务收入即达76 万元。三年以来,产业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04 万元,流转费和福利分红30 余万元。

陈朴说,“作为村第一书记,一名共产党员,在我离开村里时,要为村里建造一台脱贫发动机,我就是起动机,带领村民最终达到脱贫致富。”2018 年,陈朴又向省委组织部递交继续驻村申请,继续他的扶贫之路。(洪霖炫/文)